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图强 实干兴川(前沿观察·挑大梁 看担当)——四川省党员干部在经济发展一线勇挑重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0:57:00    

走进四川省营山县朝阳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灌溉水渠四通八达,万亩稻田泛着金黄。“多亏了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帮我们补齐配套设施短板,每亩产量能增加120公斤左右!”位于园区核心区的骆市镇建通村党支部书记孙桂华笑容灿烂。

这背后,营山县发改局干部没少奔走。他们与乡镇、农业农村部门沟通,编制高标准农田整治方案,争取项目资金,协调施工队进行田土调形、渠系配套……

今年以来,四川省委鲜明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研究制定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发展一线“拼闯干”。今年上半年,四川GDP同比增长5.6%。

“我们要随时学习,把握前沿动态”

“这是单光子探测车载光雷达,能大幅提升叉车在港口、码头等复杂环境下作业的安全性。”成都高新区天府绛溪实验室里,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手指展台上的产品,话锋一转:“我们擅长搞研究。从‘书架’到‘货架’,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

光雷达产业化背后,是省市前瞻布局:支持项目列入四川量子研究专项,成都高新区干部积极促成产业公司与政府投资平台对接,协调解决研发与生产空间……

2021年,四川启动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建设。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干部吕佳,一有时间就和同事们往天府绛溪实验室跑。现场协调调试精密实验设备,组织产学研沙龙……他们与实验室各个团队建立专员对接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短短四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形成17项可转化产品,签约技术服务合同超5000万元。“创新火苗来之不易。我们要持续打造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实验室涌现更多原创性成果。”吕佳说。

如何用好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塑造发展新动能?四川着力抓好干部履职能力培训,针对全省县(市、区)党政正职全覆盖开展拼经济搞建设专题培训;打造“天府大讲堂”,围绕新形势新任务等,邀请有关领域专家学者授课。

“我们最近开发了一套具身智能全息训练场平台,能不能帮忙找一些技术应用场景?”不久前,省市科技部门组织调研组,到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访,公司执行副总裁赵宏杰提出需求。

很快,调研组干部就帮公司联系了省内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领域企业。“干部懂科技、好沟通,解决问题效率高!”赵宏杰说。

今年,四川启动实施领导干部应用人工智能能力提升计划,着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新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要随时学习,把握前沿动态。”四川省科技厅人工智能产业链推进处处长叶平说。

近两年来,相关部门干部研究编印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组织召开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制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工作方案……2025年上半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突破920亿元。

“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往前迈一步”

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地处四川自贸试验区,一批动漫影视、游戏电竞等领域头部企业蓬勃生长,参与创作了《哪吒》《王者荣耀》等“爆款”作品。

“爆款”频出,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大胆探索。“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打开工作思路,通过构建企业开办落地、融资扩张、项目孵化、市场拓展等全生命周期的扶持体系,不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成都市文广旅局文旅产业处副处长丁杰泽说。这些年,四川省文旅、商务、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干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先后梳理100余条产业制度创新点。

有中小游戏企业反映,游戏版号审核时间长短关乎企业变现的周期。相关部门干部开展深入研究论证,并积极与游戏主管部门对接,推动网络游戏属地审核试点落地,协调搭建游戏企业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让游戏版号初审时间平均缩短近两个月。如今,自贸试验区内已集聚游戏研发运营单位近千家,版号获批数量和省内运营游戏数量大幅增长。

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如何创新思路方法,抢抓发展机遇?

川渝高竹新区,位于广安市邻水县和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的共建新区。

“一区跨两省、两省建一区”,怎么建?“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往前迈一步。”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冬说。

新区党员干部探索优化“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管理模式,由管委会负责政务服务、项目审批等管理职能,国有公司负责项目建设、产业招商等开发职能。为吸引更多企业到新区落户,两地党员干部反复磋商,最终确立“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原则,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推动政策叠加共享、择优使用。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惠民利企。四川亿耐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新区扎根多年,总经理赵民成算了一笔账:“在新区,企业不仅可以择优选择川渝扶持政策,还能享受当地工业用地成本、水电气要素等优惠,粗略估算,水电气要素成本可以降低15%以上!”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在眉山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万邦固态电池全产业链中试项目厂房里,技术人员正进行电解质膜制备。“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安全环保等手续办理!”公司负责人周君感慨。

“中试就是抢风口、抢先机。”眉山市经信局局长、眉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车智勇说。当地党委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协调发改、科技、应急等部门反复研讨,征求重点企业意见,制定出台《眉山市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

为帮助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当地在项目准入审查上,创新采用“园区+运营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并审,对新入驻项目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安全环保等进行一次性论证。

“今天的初创企业,未来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每一次‘加速’,都是为企业争取更多成长时间。”车智勇说。

“一步一个脚印,肯定会有‘好收成’”

前不久,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眉山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肥料科负责人贾现文在稻田间来回穿梭。掰开一根稻秆一看,里面已出现螟虫,他马上给种粮大户邵国东发信息:“马上要抽穗扬花了,得及时除虫!”

四川是农业大省。这些年,贾现文和同事们一心扑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上,他们制定《试点攻关高品质“东坡大米”生产技术要点》,组织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参赛业主水稻平均亩产比全市平均亩产高出30%以上。

“我们做的工作就和种水稻一样,播种、施肥、除虫,一步一个脚印,肯定会有‘好收成’。”贾现文说。

增强干的动力,激发干的劲头。四川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量化考核+分析研判”年度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干部选育管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成都市双流区,不少二手车交易市场面临转型发展难题。去年2月,商务部等部门发布政策,二手车出口业务由“试点制”改为“备案制”。这让双流区商务局外经外贸科科长董露“嗅”到了转机:“做出口,将创造新的增长点!”

彼时,整个双流区只有两家企业从事相关业务,企业对洽谈订单、报关、退税等业务不熟悉。双流区成立二手车出口服务专班,组团提供全流程业务指导。

一次二手车出口业务专题培训会上,成都聚汇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反映:“国外客户查看二手车出口资质证明,不认可我们提供的网站截图,解释起来很麻烦!”专班干部马上研究推出二手车出口企业备案证明服务,通过中英文对照、加盖公章的形式,帮助企业证明出口资质。

“只要肯下苦功,没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董露感慨。如今,双流区共有93家企业从事二手车出口相关业务,今年上半年,二手车出口额达到9.5亿元。

四川地域辽阔,各地发展差异大。对于39个欠发达县域来说,如何抢抓托底性帮扶政策机遇?

营山县发改局局长、县托底性帮扶工作专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冉红波和同事们仔细研究扶持政策,制定项目申报“一张清单”,组织编写申报指南,赶上项目编报的时候,白天实地调研,晚上完善项目资料,3天跑遍5个乡镇13个村。

干部作风,企业感受最直观。“从项目决定落户营山开始,县级领导包联,营山经开区管委会、营山县经信科技局等组建要素保障专班……党员干部帮我们把事事想在前面。”四川欧王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海超说。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去年11月项目即将建成时,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一场供需对接会,公司在现场与10余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刚订了1.6万套线束,原先运费就要七八千元,通过这次对接会,找到了同一园区的线束生产企业,运费降至几百元。”高海超感慨,“来这里投资,真是选对了!”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在提升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和能力上下功夫,让有为者有舞台、更出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9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