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7:38:00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高萌、李丽)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行研究。会议指出,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专家表示,体育消费作为重要的改善型消费,在落实促消费、扩内需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育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潜力,让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6月14日,在中超联赛浙江俱乐部绿城队对阵上海海港队的比赛前,球迷在浙江俱乐部官方商店内购物。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体育消费潜力巨大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的前四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复合年均实际增速达到了16.5%,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近五年来,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各地各类体育赛事活动遍地开花,城乡居民体育消费需求旺盛,出现了如“村超”“苏超”接续火爆、网球中国季一票难求等新亮点、新现象。

7月26日,贵州“村超”球场拍摄的烟花秀(无人机照片)。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裕雄表示,近年来,众多重要的现象级消费事件都围绕体育消费展开。20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培育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体育消费持续高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京东、淘宝、天猫、抖音等四家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额达到2181.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56.78亿元增长17.5%,远高于2025年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的6.0%。

“数据表明,体育消费潜力巨大。”王裕雄说:“由于在体育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一直在提升,因此其增速应比体育用品消费更快。”

1月4日,观众在第五届中国马拉松博览会现场挑选体育运动服装。当日,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中国马拉松博览会暨2024福建省路跑产业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他认为,可通过供给侧创新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例如,加强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可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加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体育用品中的应用,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延伸,培育一批面向智能化时代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赛事溢出效应明显

会议提出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兆红认为,从“村超”出圈到“苏超”火爆,草根体育赛事的活跃是典型案例。

体育赛事活动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和辐射作用。尽管“苏超”本身门票可能只有十块钱,但它能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诸多相关消费。同时,“苏超”等广受百姓欢迎的赛事活动具有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

“我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苏超’等赛事与老百姓关联性强,对提升城市的精气神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她说。

6月29日,市民在南通市内一处商场观看“苏超”比赛直播。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王裕雄也表示,体育赛事活动和体育产业除其经济效益外,在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等方面也凸显了独特的社会效应,而这反过来也会促进居民的消费意愿。

他说:“群众体育以往多被认为是体育事业属性,更多需要花钱。但‘村超’‘苏超’等证明了,群众体育也可以是体育产业的一块富矿。”

两人都谈到,与群众赛事相比,职业体育赛事周期长、球迷群体大,更应发挥头部效应,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王裕雄表示,应加强中超、CBA等联赛建设,改善俱乐部经营,提升比赛观赏性,并着力打造主场文化,将球队与城市精神和球迷群体有效链接,增强我国职业体育IP的吸引力。

培育扩大消费群体

对于激发体育消费需求、拓展体育消费场景,王兆红认为,两者是互相作用的关系。

大众体育意识的增强会产生运动技能培训及产品购买的需求,进而促进体育消费场景的快速拓展并激发需求。

以青少年体育为例,近年来家长观念的改变和青少年体育的蓬勃发展,有效带动了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以青少年为主要消费群体的体育培训业,是目前最为活跃的体育产业赛道之一。

2024年7月15日,在成都一家攀岩馆内,一名教练指导孩子们攀岩技巧。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青少年是现在和未来的体育参与者和消费者。”王兆红说,“青少年体育是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基础引擎。”她认为,通过学校体育、课外培训、青少年赛事活动等多种方式,激发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终生运动习惯,不仅本身产生体育消费,更关乎体育产业的未来。

一般而言,孩子从事一两项体育运动,会带动整个家庭的体育消费直线上升。同时青少年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接受度更高,发展青少年体育,不仅能带动家庭体育消费,也有助于激活体育消费细分领域的增长潜力。

反过来,青少年体育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会吸引更多社会力量进入这一领域,在丰富体育场地建设、开发青少年运动课程和创新服务供给等方面积极作为。

业态融合创新场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竞、户外、冰雪等新兴的运动项目和消费需求也不断涌现。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冬”风,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冰雪消费市场之一。

王兆红介绍,以2024-2025冰雪季为例,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量达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全国滑雪场内的消费笔数达1.96亿笔,同比增长72.53%,消费金额达786.13亿元,同比增长12.88%,呈现出巨大增长潜力。冰雪消费市场呈现出消费群体年轻化、消费需求多样化、消费方式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新疆依托阿尔泰山、天山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产业集聚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了一批高等级滑雪场,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使冰雪资源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游客在新疆温泉越野滑雪场滑雪。这里是国家越野滑雪集训基地(2024年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谈到体育消费场景的创新,王裕雄表示,近来各地重视通过体育赛事助力城市营销,通过“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将“流量变为消费增量”,通过旧厂房改造和建设体育综合体,进一步优化体育设施布局,实现了体育业态与商圈经济、夜经济等城市经济形态的深度融合,未来可进一步推动各地文体旅商的融合发展。

他还提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这也是各类体育经营主体普遍反映的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要立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性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产品来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围绕体育消费场景,联合打造一系列“体育+”的主题消费场景、主题营销活动,充分发挥金融促进体育消费的功能。

此外,“粉丝经济”也是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板块。王裕雄认为,运动员身上的无形资产分为运动技能和影响力,通过开发无形资产,树立正向、积极、健康的榜样也对激发粉丝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有重要意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