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反季节上市小龙虾,每斤能卖50-60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7:05:00    

盘沱村虾田的技术人员正在捕捞小龙虾。 通讯员供图

近日,记者获悉,博罗县泰美镇盘沱村创新采用“反季节养殖+生态种养”模式,成功实现小龙虾错峰高价上市。目前,该村以小龙虾产业为核心,构建起集育苗、养殖、农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绘就了一派“虾红稻绿”的乡村新景象。

虾苗可亩产270多斤品质很好

5月19日,记者在盘沱村虾稻共作种养基地看到,碧波微漾的水田间,翠绿稻苗随风轻摆,与田间活跃的小龙虾相映成趣。水稻下方,一簇簇小龙虾成群结队地穿梭游弋,尽显生机。与传统稻田相比,这种虾稻共作的田块水位明显更高,清澈的水体为小龙虾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来自湖北潜江的董新培有着十几年的养虾经验,是该虾田的技术人员。记者遇到他时,他正提着一桶刚捞获的小龙虾,桶里小龙虾色泽鲜亮,一感应到有外物便迅速举起大虾钳。“这批成虾是去年8月下旬投放的种虾长成的。”董新培介绍,今年该基地养殖面积达700多亩,今年成虾亩产300多斤,虾苗亩产270多斤,品质与原产地潜江不相上下。

与湖北主产区形成错峰供应

依托反季节养殖,盘沱村与湖北潜江等主产区形成错峰供应。董新培指出,广东冬季平均气温超15℃的气候条件,让小龙虾摆脱冬眠束缚,得以持续生长。当主产区因寒冬陷入供应空白时,盘沱村的小龙虾却迎来上市旺季,并以每斤50—60元的价格上市,是常规季节售价的2—3倍。这种季节差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更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益。目前,该基地的小龙虾已实现从2月到5月中旬的稳定供应,成功打造出“人无我有”的市场竞争优势。

这一“错季养殖”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水质管控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基地引东江水灌溉,水质达到二类标准,为小龙虾生长提供天然优质水源。同时,在虾苗投放前,对稻田土壤进行重金属、农药残留综合治理;种养全程坚持“无化肥、零农药”生态模式,以科学管理护航品质。

在清冽水质与精细化管理下,小龙虾壳色红亮、肉质紧实,稻米因虾粪天然肥田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真正实现“一田双收、虾稻双赢”,既保障了农产品高品质,也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未来将建设“小龙虾广场”

记者留意到,在盘沱村虾稻共作基地旁的土地已完成平整。根据规划,这里将建设“小龙虾广场”,包含小龙虾科普馆、垂钓体验区和主题餐厅等设施。建成后,游客可在科普馆了解小龙虾养殖知识,在垂钓体验区参与小龙虾捕捞,还能在主题餐厅品尝以反季节小龙虾为食材的特色菜品,多维度感受小龙虾产业魅力。

董新培透露,目前该基地已在泰美镇秀岭村、杨侨石岗岭村拓展新的养殖区域。谈及未来规划,他表示,将围绕“春赏稻花、夏钓龙虾、秋品香米、冬享盛宴”的四季主题,打造特色农旅体验。同时,持续深化“养殖+加工+旅游”的三产融合模式,推动单一养殖产业向产业链后端延伸,进一步促进当地小龙虾产业的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