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国学子面临留学不确定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3:34:00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无论是否在哈佛大学就读,他们在美国的留学之路都充满挑战
特朗普政府发布禁令,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禁令生效未满24小时,即被美国法官暂时叫停。美国地方法官艾莉森·巴勒斯(Allison Burroughs)5月23日周五裁定,联邦政府不得执行其前一天发布的命令。该裁决是在哈佛大学当天稍早于波士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数小时后作出的。在这场具有广泛影响的高等教育法律战中,哈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巴勒斯批准了哈佛的临时限制令,并裁定如果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命令生效,哈佛将遭受“立即且无法弥补的伤害”。一些美国法律人士对《财经》表示,特朗普政府如此仓促地发布对哈佛的国际生禁令,被法官驳回在意料之中。美国政府22日周四宣布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更指除禁止未来的国际学生入学,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受影响的学生遍及全球,哈佛的国际学生总计1.158万人,来自全球150个国家。其中包括来自以色列的哈佛在读生,也包括比利时未来的女王、23岁的伊丽莎白(Elisabeth)公主。伊丽莎白目前正在哈佛大学攻读公共政策专业,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硕士学位项目,她刚刚完成了她在哈佛大学第一年的学业。国际学生是哈佛实验室与研究所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离开将导致科研项目瘫痪。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而言,哈佛独特的研究资源难以替代,项目中断、签证危机将重创他们的学术生涯。特朗普政府的禁令使哈佛校园数千名外国学生陷入恐慌和迷惑,他们的前途突然间高度不确定。哈佛大学迅速回应,于23日上午向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紧急提起诉讼,并同步申请临时限制令。哈佛大学称撤销其招收外国学生资格的举措“违法”。哈佛的起诉书将本次事件称为“政治报复”,指出特朗普总统及其高官一再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哈佛的敌意,并将社交媒体上特朗普本人对哈佛的负面评论列为证据。白宫发言人阿比盖尔·杰克逊(Abigail Jackson)23日谴责哈佛管理层采取的法律行动。特朗普则猛烈抨击哈佛大学拒绝接受政府在招生和聘用方面的监管,并多次声称该校充斥着反犹主义和“觉醒”的自由派意识形态。周五的裁决意味着,哈佛目前不必立即停止招收国际学生,否则将影响到约占学生总数27%的群体。哈佛本科生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加拿大,有159人,其次是英国的73人,中国则为53人,排在第三位。尽管此次法院暂缓执行政府命令,但事态仍在发展之中。巴勒斯同意了哈佛大学的请求,并决定于5月底举行听证会,届时她将进一步审议此案。该法院网站信息显示,听证会定于当地时间5月29日10时30分在该法院举行。后续司法与政策走向,或将对全美国际教育与学术自由构成深远影响。(在这场具有广泛影响的高等教育法律战中,哈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摄/金焱)哈佛大学只是常青藤学校被特朗普政府打击的“出头鸟”。美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22日通过媒体放话:“其他大学也可能被审查”,并称此举是对全国高校的“警告”。哥伦比亚大学因巴以冲突抗议被取消4亿美元联邦经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也因社会议题立场等与保守派理念相悖引发争议,这些学校都可能成下一个“开刀”对象。一旦“封杀令”范围扩大,这些学校的国际学生也将面临转学或身份危机,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将遭受冲击。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无论是否在哈佛大学就读,他们在美国的留学之路都充满挑战。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从2019年的约37万人的高位下降到2024年的约27.7万人,部分原因是两国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以及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敏感专业或学校中国留学生的审查。哈佛大学表示,2024年,中国留学生占哈佛大学外国学生招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当大学失去挑选全球最聪明头脑的权力时,美国失去的是未来。”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的警告,似乎道破了这场“封杀”的结局。而对于普通留学生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审视局势:当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多元化的教育规划已是必要选择。“当大学失去挑选全球最聪明头脑的权力时,美国失去的是未来。”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的警告。摄/金焱萨默斯表示,这一决定是恶毒的、非法的、不明智的,且危害极大。为什么要阻止6000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来美国学习?萨默斯在社交媒体称,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行动太过分了,若政府确实有哈佛大学违法的具体事例,应该遵循美国的方式,通过正当程序提出指控。全球很多大学都视此次针对哈佛大学的政治打击为其招收高端人才的机会。率先表态的香港科技大学承诺,将为有才能的学生提供无条件录取通知书、简化的录取程序和学术资源,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无缝转校。校方补充道,为确保转校生能够顺利过渡入读,会优先审批入学、提供学分转移以及定制的支援服务,包括协助转校生办理签证、寻找住房等,并已经成立一个团队以跟进上述事宜。共有6所大学表示会协助受影响的哈佛学生来港就学。城市大学会提供包括特别奖学金在内的多方面支援,并邀请博士生的原指导教授担任共同指导;岭南大学则通过新设的转学生专属申请通道,供受影响学生在网上提交入学申请。理工大学表示,专责的招生团队会为转学生提供全面支援和指导,包括提供奖学金等,协助他们快速完成转学过程;中文大学称会积极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援,欢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申请入读;浸会大学表明会因应特殊情况,向需要更改升学计划的非本地学生提供特别升学安排,包括直接录取,并按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支援。
虽然有兴趣接收哈佛水平的学生的高校很多,但考虑到距离下一学年开始仅剩三个月,容纳大量此类学生可能并不可行。很多计划到哈佛深造的潜在学生,近期都对事态的发展感到焦虑。外国访问学者(J签)同样受到波及,众多研究团队面临解体风险。2025至2026学年即将来临,数千名收到哈佛录取通知的国际生面临无法入境、签证作废的窘境。寻求法律建议和援助是一条路径,但补救方案手续繁琐且成本高昂。对哈佛而言,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生源流失、盈利受损,更是一场全球声誉的危机。计划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还要面对许多美国高校院系经费削减的现实,这意味着高校间交流活动有所滞缓,美国高校国际学生的招生名额将会大幅削减。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中最焦虑的是即将到来的暑期工作机会。他们的研究助理工作与签证状态挂钩,这对于未来申请博士学位至关重要。其中实习与签证挂钩的中国学生处境最为困难,这些经历对他们日后申请博士班极为重要。一些中国留学生被添加到WhatsApp群组中,惊慌失措的外国留学生在群里疯狂地分享有关其移民身份的法律建议,包括避免搭机与离境,静待校方指引。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紧张,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改变计划,将子女送往英国、欧洲及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其他英语国家的大学就读。一直以来,美国凭借优质教育资源长期稳居全球留学首选地,但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打压事件已让国际学生和家长重新审视留美风险。责编 | 秦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