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皋沂评 | 木梳流量破圈:临沂民营经济的逆袭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0:31:00    

在临沂莒南县板泉镇高榆村,一把把精致的木梳,不仅是梳妆台上的实用工具,更成为撬动乡村经济转型的“金钥匙”。当传统木梳产业与现代电商、品牌运营碰撞出火花时,这个沂蒙小村的蜕变,恰是临沂民营经济创新活力的生动注脚。

高榆木梳制作技艺曾是代代相传的手艺,但过去长期停留在家庭作坊模式,产品单一、销路狭窄。直到村里的年轻人发起“木梳革命”:他们整合散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高榆”“鹊之桥”商标,推出生肖、龙凤等几十种新款式,引入绿檀、紫檀等高端材质,甚至在木梳上雕刻《论语》名句,将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如今,高榆村年产木梳5000万把,总产值超7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村,电商月销售额突破30万元。 这场“蝶变”的背后,是民营企业对市场痛点的精准洞察。过去,木梳产业长期依赖线下批发,利润微薄且抗风险能力弱。如今,村里组建电商直播团队,在抖音、淘宝等平台开设直播间,主播们一边演示木梳的防静电功能,一边讲述“鹊桥相会”的品牌故事,单场直播最高观看量超10万人次。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将木梳与研学旅游结合——游客可体验从选材、雕刻到抛光的全流程,还能带走刻有自己名字的定制木梳。这种“非遗+电商+文旅”的模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政策支持同样功不可没。当地政府将高榆木梳纳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提供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非遗展销中心、木梳文化博物馆,并举办60余期技艺培训班,帮助300多名村民掌握电商运营技能。如今,村里30余家成规模木梳厂中,80%的订单来自线上,甚至有海外客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定制生肖木梳作为伴手礼。

高榆木梳的“翻身仗”,撕开了临沂民营经济的底层逻辑:传统产业不是“老古董”,关键看怎么“盘活”。在临沂,从临沭柳编到费县手绣,从沂水蔬菜到兰陵预制菜,无数“小木梳”正在用“小切口”撬动大市场——有人死磕细分领域成了“隐形冠军”,有人跨界混搭催生新业态,还有人借直播电商杀出“第二春”。2024年,临沂网络零售额突破800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额暴涨42%,背后是无数个“高榆村”在突围。

临沂的民营经济,早不是当年“小打小闹”的草根生意。批发市场的档主转型做跨境供应链,老匠人开始研究“流量密码”,这座城市的商业基因里,始终刻着“敢闯敢试”四个字。或许,这正是临沂民营经济的灵魂——市场再变、技术再新,他们总能踩着时代的鼓点,在守正创新中杀出一条血路。

来源:今日头条·花蛤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