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3 10:48:00    

#山东#​#菏泽#​#东明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庄子传说

东明县是庄子故里,其传说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哲学、民俗与历史为一体,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庄仙撒米

庄子升仙后,见人间饥荒,向玉帝求稻种。他奉命走一步撒一把稻种,次年春绿稻遍野,人间始有大米。至今庄子观供品中必有一碗白米饭,以纪念此事。


2. 庄子劝雨

传说庄子升仙后,某醉汉在登云桥(庄子升仙处)小便触怒龙王,龙王欲三年不雨。庄子劝龙王仅惩罚醉汉,不累及百姓。后龙王降雨救民,唯醉汉田地干旱。裕洲屯村因此流传“桥上不尿,桥下不屙”的禁忌。


3. 庄周试妻

版本一:庄子假死试探妻子玉娘。玉娘误以为庄子亡故,悲痛欲绝。庄子化身弟子孙怀周,玉娘因关怀“弟子”而怀抱其入睡,庄子现身后玉娘羞愧自尽。庄子敲盆而歌,被天罚为“半仙”不得上天。

版本二:庄子遇扇坟寡妇,感慨人心易变。其妻田氏发誓守节,庄子假死后化身楚王孙诱其劈棺取脑,田氏羞愤自杀。此传说被改编为戏曲《劈棺惊梦》,但东明庄寨村禁演此戏以维护庄子形象。


4. 南华山与五霸岗的由来

玉帝命山神在东明起山阻洪水,因虎、龙、凤提前占位而作罢。未成之山遗留为地名:饿虎牢(今通古集)、龙山集、五佰岗(后因齐桓公会诸侯改名五霸岗)。庄子隐居的南华山因黄河大堤修筑被掩埋,仅存遗址。


二、历史人物与地名传说

1. 田真哭荆(紫荆传芳)

明初田氏兄弟迁居东明,父遗言“紫荆树不死不分家”。大嫂浇热汤毁树,兄弟抱树痛哭,紫荆复活,家族重归和睦。此地得名“荆台集”,成为东明十二景“荆台春色”之源,田氏以“紫荆堂”为堂号,象征家族团结。


2. 黄巢起义与四柳树村

黄巢起义时误杀恩师卞律和尚,事发地李拐村改名“死柳树”,后演化为四柳树村。村中族谱仍保留旧名,开元寺遗址因黄河改道被埋于大堤下。


3. 刘秀诞生的“赤水祯符”

东汉光武帝刘秀生于东明济阳县故地(今王满城村),出生时“嘉禾一茎九穗”,村中立“汉光武帝刘秀诞生地纪念碑”。“赤水祯符”列为东明十二景之一。


三、自然与人文景观传说

1. 濮水与漆园遗址

庄子曾为漆园吏,隐居濮水垂钓,留下“钓于濮水”的典故。今东明庄寨村北有漆园遗址、濮水故道,印证《庄子》中“河上有家贫”的记载。


2. 登云桥与庄子观

登云桥传为庄子升仙处,桥设83阶象征庄子83岁寿辰。庄子观、庄子墓及南华山遗址均位于庄寨村,为庄子后裔聚居地,现存族谱、碑刻等文物。


3. 黄河改道与“东昏”更名

东明古称“东昏”,因秦始皇遇刺未遂得名。王莽改“昏”为“明”,东汉刘秀出生后地名几经变迁,至宋代定名“东明”。黄河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使东明成为黄河入鲁第一县,塑造了滩区文化。


四、民俗与信仰传说

1. 羊抵头鼓舞

为祈黄河安澜,东明滩区百姓创编羊抵头鼓舞,模仿羊角相抵的形态,表达对抗洪水的勇气。此舞与黄河改道历史紧密相关,现为当地非遗项目。


2. 庄子文化节与非遗传承

东明重修庄子观、打造庄子主题公园,并以“梦蝶”“南华”命名主干道。庄子传说与佛汉拳、东明粮画等非遗共同构成地方文化名片。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感恩今日头条平台分享正能量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