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的人生》收官:花了20年,从前台干到“销冠”的胡曼黎,为何被公司索赔400万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5:41:00
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以保险行业为切口,揭开了养老、财富传承、家庭风险等社会痛点,也让数百万保险代理人纷纷在主角“胡曼黎”(孙俪饰演)的成长史中找到了共鸣——“父亲重病住院”“被同行联手封杀”“白天挨骂、晚上在厕所哭”……谁没有过“胡曼黎式硬抗”的时候呢?剧中最让人揪心的一幕莫过于,胡曼黎,这个曾经的“金牌销冠”被老东家蓝洋人寿起诉,索赔高达400万元,一时间让其跌入谷底。而这背后的原因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违规操作。事情起因是这样的——七年前,胡曼黎给客户马勇买了一份保险。她打电话告知客户,风险确认一栏必须是本人签字。但当时客户急着出国,胡曼黎着急开单,于是代替客户签了这个字。谁知,过了七年,客户等着这笔钱急用,发现账户里只剩下十几万了。于是,找来专业机构做了笔迹鉴定,以胡曼黎代签字为由,要求蓝洋公司连本带利赔付400万元。蓝洋公司一纸诉状将胡曼黎告上了法庭。除此之外,剧中还主动“暴露”了一些其他业务人员的违规操作,比如给客户送礼、健康告知操作不规范、赠送意外险等,以促成大额保单。影视剧集不乏夸张、虚构的成分在,但胡曼黎之所以经历如此转折,丢了工作、失了从业资格,本质上在于其早期的违规操作。这也是过去几十年保险行业野蛮生长期中,早期代理人从业的缩影。“专业和诚信才是立业之本,合规即尊严,这是我看过剧后最大的感悟。”某资深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行业变革发展的亲历者在看过《蛮好的人生》后颇有感悟。他对《金融时报》记者说:“电视剧存在演绎成分,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行业浓缩的写照。不可否认,行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从不完美到愈发完美的过程,体现到我们销售端,就是两个词——专业、合规。”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保险从业人员的合规要求愈发严格。从法律基础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保险代理人的行为准则,监管机构通过行政许可、现场检查等方式,监督保险代理人的合规经营。行业自律规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道德准则、从业规范等,约束着保险代理人的行为。在这一背景下,保险公司对于发展保险代理人的策略也从“人海战术”转向职业化、专业化。“往小了说,合规经营是保险代理人职业发展的基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合规意识是必备条件。遵守道德规范,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和同行的认可,获得长期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上述代理人进一步对记者说,“往大了说,合规对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保险行业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而合规则是确保这一功能得以有效实现的前提。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等不合规行为,只会破坏行业声誉,让公众对保险行业产生误解和不信任。”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如推广“双录”工作、加强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对保险销售人员进行分级等,都是为了减少销售环节痼疾,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合规发展。“胡曼黎因不合规行为受处罚,恰恰说明了保险业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也反映了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接触过不少保险代理人,在他看来,现实中不少从业者拼搏、勤劳、关爱客户。尽管观众对《蛮好的人生》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这部剧对于展现保险价值,激发保险需求,以及体现保险代理人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型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了一名优秀保险代理人所需要具备的潜质,比如对专业的追求、对客户服务的重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