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尹玮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最近,琚佳睿的脑海中总是时不时响起《浏阳河》的旋律。有时是从长沙音乐厅往窗外眺望,如歌里唱的,浏阳河在此汇入湘江;有时波光粼粼的浏阳河让她想起了上周见过的沃尔特湖,同样动人心弦;有时这回忆远及2013年夏天,她和育才小学的同学首次走出国门,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曲目正是家乡的《浏阳河》……
2002年出生的琚佳睿,是长沙交响乐团的一名双簧管演奏员。在刚刚结束的乐团赴保加利亚、奥地利两国巡演中,她当仁不让、勇挑重担,不仅在海外再次吹响中国名曲,还用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等醇正的欧洲古典乐征服了“音乐之国”听众的刁钻耳朵。

为女启蒙,中国家长钟情交响乐
琚佳睿手中的双簧管,漆黑的木管上遍布着银色的音键,通体散发着神秘高冷的气息。它比记者想象的要皮实,可以拆卸组装,也比预料的要娇贵,禁受不了高温暴晒。两个意料之外指向一点——对普罗大众而言,双簧管实在是小众冷门的乐器。
琚佳睿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相较于同届钢琴方向18人的招生规模,双簧管方向才4人。如果把视野转向青少年兴趣培养阶段,学习双簧管的孩子更是远远少于琴童。琚佳睿是如何走上这条职业道路的?
“是我亲爱的妈妈。”琚佳睿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长沙高雅音乐市场尚在培育,琚佳睿的妈妈就是交响乐发烧友了。她尤其喜爱乐器界的“抒情女高音”,双簧管的独特音色令她着迷。这份迷恋使她精心挑选了双簧管作为女儿的音乐启蒙。
就00后而言,这样的童年经历并不特殊。新世纪以来,中国千千万万的家庭做出了相同的选择。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00后的父辈或许没有机会从小学习一门乐器,但随着中国经济腾飞,这份遗憾在儿女身上得以弥补。
虽然双簧管在艺术培训市场比较冷门,但它是管弦乐团不可或缺的,如调音基准就是双簧管,堪称乐团的“定海神针”。因此,省会还是有老师能教导琚佳睿的,她先后跟随长沙歌舞剧院、湖南交响乐团的双簧管演奏员学习,并逐渐展露出过人的天赋。双簧管是公认的演奏难度较大的乐器,尤其难在气息控制,而这正是琚佳睿的优势。
为团铸魂,中国乐团打磨大师名作
2018年湖南交响乐团因省市共建更名为长沙交响乐团,读高一的琚佳睿也下定决心走职业道路。这绝非易事,光靠天赋不足以端稳艺术饭碗,还需夜以继日地练习,她每天至少要花5小时陪伴双簧管。
更大的挑战来自曲目更迭。2024年琚佳睿毕业后正式加入乐团。参加工作之初,虽然周边也有熟面孔,以前老师就成了如今同事,但更多的是一股陌生感——长沙交响乐团近年重点打磨的勃拉姆斯全套4部交响曲,是她学生时代未曾深入接触过的。作曲家展现了对双簧管的超凡掌控,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琚佳睿面前只有一条路——勇攀这座浪漫乐派高峰。
琚佳睿常常练到痛哭,擦干眼泪后继续练习。湖南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兼长沙交响乐团团长王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长沙交响乐团历来重视锻炼培养青年人才,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机遇。”王智介绍,琚佳睿转正以来多次参与演出勃拉姆斯全套4部交响曲,练演结合、以演促练,进步很大。
6月26日,长沙交响乐团启程赴保加利亚、奥地利两国巡演,包括琚佳睿在内的多名00后演奏员也在名单上。“接到消息,我惊呆了!我真能做到吗?”她的担心不无道理。欧洲是古典乐发源地,沃尔特古典音乐节首次邀请中国乐团演出就是开幕式,这是对长交实力的认可、对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的肯定。琚佳睿还有更大压力,她平时担任双簧管第二声部的演奏,第一次随团出访巡演,勇敢接下任务担任保加利亚首场音乐会双簧管首席。
于是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琚佳睿与乐团成员一道踏上了飞往欧洲的旅程。
为国自豪,中国女孩吹响《浏阳河》
和很多同龄女孩一样,琚佳睿每次出行都喜欢拍照,记录新鲜的感受。她的私人照片里有保加利亚的街道、鲜花、夕阳,有奥地利的群山、碧湖、水禽,还有必不可少的音乐厅。
“你看,这张是索非亚的爱乐大厅,和我们长沙音乐厅的空间设计不同。”琚佳睿解释道,普通人可能感受不到,但声学环境的细微差异对职业乐团十分重要。“我们不能把在长沙演出的机制原封不动地搬到国外。”琚佳睿说,“当时距离正式演出时间很紧,我们只能利用短暂的走台排练机会,抓紧熟悉环境、调整状态。”
看来琚佳睿的出海行程并不像照片记录的那样岁月静好,相反十分紧张。但她也收获了多个难忘的瞬间。
“那是在克拉根福,我们结束了当晚的演出回到酒店。在电梯里遇到了当地女士,她见大家穿着演出服,一眼就认出了我们。她说我们演得太棒了!在表扬我们呢!”至此,琚佳睿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我没有给乐团丢脸,我们没有给祖国丢脸,我们做到了!”
长沙交响乐团出国巡演,历来会在返场环节演奏《浏阳河》等中国名曲。从保加利亚到奥地利,当琚佳睿在外国听众如雷鸣般的掌声中再次登场、吹响熟悉的家乡旋律时,那股骄傲感油然而生、成就感溢于言表。
“我是听着《浏阳河》长大的长沙妹子。”琚佳睿说,“能让世界听到长沙好声音,我非常自豪。”
记者手记
琚佳睿有一个“秘密”,几乎所有同事都以为这是她第一次出国。直到我们采访“00后出海记”,大家才知道,原来她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就去过维也纳著名的金色大厅演出,吹的也是《浏阳河》。
细细数来,这些年登上国际舞台的长沙中小学乐团真不少,这意味着还有很多00后在青少年时代就有出国演出经历。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像琚佳睿一样走上艺术职业道路,但记者相信,这样的出海经历绝不只是他们尘封的童年回忆。无论是成为工程师、医生或是创业者,这群中国的00后都将以独特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用青春与奋斗书写“出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