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5月26日,在实控人变更的消息刺激下,尚纬股份第三个交易日涨停。
此番股价上涨,源于公司上周末公告的“刺激”:原控股股东李广胜被司法拍卖的部分股权完成过户。本次权益变动后,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下称“福华通达”)持股比例升至25.35%,公司实控人由李广胜变更为张华。
张华,福华通达创始人、董事长,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曾经以100亿元的财富入围胡润百富榜。
福华通达,则是一家集矿产资源、化工中间体、终端化学品于一体的化工企业,其核心产品草甘膦产能位居全球前三、国内第二,草甘膦原粉出口量连续6年居国内首位,不过这部分业务暂时尚未明确注入尚纬股份。
“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电子化学品以及相应的双氧水、硫酸业务,该业务的培育和成熟尚需一定周期。”福华通达在详式权益变动书中指出。
虽然上述增加的产品,暂未涉及福华通达最核心的草甘膦业务,但由于该公司为资本市场的相熟面孔,此次实控人变更为市场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核心产品暂无注入计划
尚纬股份,原名明星电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特种电缆企业之一。
不过,因为尚纬股份两任实控人先后获刑,加之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或标记,外界对其控制权的变更早有预期。
“李氏兄弟持股几乎全部受限的背景下,如若后续这部分股权出现司法拍卖、强制过户等情况,尚纬股份控制权很可能会随之变更。”本报2024年12月报道曾指出。
今年以来,李广元、李广胜兄弟在上市公司的持股被陆续拍卖。3月4日,福华通达便以3亿元的价格,通过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开竞得尚纬股份10.46%股份。
“近期,尚纬股份实控人涉刑导致公司部分股权面临司法拍卖,公司控制权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乐山市绿色化工产业龙头企业福华化学在司法拍卖中成功竞得尚纬股份6500万股股票,成为尚纬股份重要股东,将助力尚纬股份稳定经营,维护债权人及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保障员工就业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乐山发布彼时发文表示。
此后,随着福华通达的多次竞拍,到5月23日股份完成过户后,其在尚纬股份的持股比例已经增至25.35%,尚纬股份控股股东由李广胜变更为福华通达,实控人则由李广胜变更为张华。
对于后续安排,福华通达在详式权益变动书中指出,为增强上市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及支持上市公司现有电缆业务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电子化学品以及相应的双氧水、硫酸业务,该业务的培育和成熟尚需一定周期。
不过,上述计划增加的产品,并非福华通达最核心的业务。
在2023年谋求独立IPO时,福华通达曾经对其业务有过详细披露。以2022年为例,福华通达营收总额达到95.29亿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的营收分别为84.86亿元、8.07亿元,占公司当期营收总额的89.41%、8.5%。
而其精细化学业务,以草甘膦系列产品为主,构成了福华通达最主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
上述明确增加的电子化学品等业务,则属于福华通达的新产品。
“利用循环产业链中双氧水、烧碱、盐酸和氢氟酸等现有产品和资源,研发相应湿电子化学品。”福华通达招股书曾指出。
据公司官网,湿电子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太阳能、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三个领域,是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使用的各种液体化工材料,主要起清洗、显影、刻蚀等作用,具有技术门槛高、技术密集、产品更新迭代快等特点。
事实上,此次公告在未来12个月增加的产品,有望带来确定性更强的业绩增量的,或是福华通达的双氧水产品。
历史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福华通达的双氧水产品毛利率均保持在50%以上,当期毛利润分别为0.48亿元、0.75亿元和0.58亿元。
相较之下,尚纬股份近十年的盈利高点尚不过1亿元,近五年来更是不足0.2亿元。
因此,考虑到尚纬股份当前的规模、资金情况,暂时也缺少承接福华通达草甘膦业务的能力。
资本化道路“屡败屡战”
事实上,福华通达的资本化诉求极强,公司已经先后尝试港股、借壳、A股IPO等多种方式谋求上市。
福华通达的前身为福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后者便曾经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从2010年开始搭建境外红筹架构。
“后鉴于资本市场形势及业务发展规划,福华有限撤回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申请,并逐步拆除境外红筹架构。”福华通达曾指出。
2018年,福华集团旗下的福华作物保护科技投资公司,又从中化国际处购得江山股份29.19%的股份。
此后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21年4月江山股份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福华集团、嘉丰国际等方持有的福华通达100%股权。
不过,上述重组最终以“标的公司主产品草甘膦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且公司现股价与重组首次董事会锁定的股价价差较大”为由,宣告终止。
虽然屡败屡战,但福华通达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始终如一。2023年6月,该公司再次对外披露了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书,回归独立IPO的资本化路线。
结果,仅仅持续了四个月的时间,同年11月福华通达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交易所决定终止其首发审核。
直至前述同在乐山的尚纬股份,因为实控人股权被司法拍卖,才为福华通达提供了一个并不常见的“资本契机”。
从上述角度来看,尚纬股份未来新增电子化学品、双氧水和硫酸等产品,或许也只是福华通达资本化的开始。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福华通达在详式权益变动书中指出,“本次权益变动所需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信息披露义务人不排除未来根据自身资金使用情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使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置换。”
实际上,从断断续续的财务数据来看,福华通达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
江山股份历史公告显示,2018 年末、2019 年末、2020 年末,福华通达的资产负债率(未经审计)分别为 69.61%、69.84%、72.03%。
另据尚纬股份详式权益变动书,2022年至2024年,福华通达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3.11%、68.45%、69.32%。公司2023年寻求独立IPO时,也曾经计划将近半数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此外,除了原有的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板块外,福华通达近几年还在开拓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比如在建的福华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220亿元,涵盖湿电子化学品、电池材料、高端磷系阻燃剂等六大类共计16个子项目。
由此,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何福华通达为何对资本市场如此执着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