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居住在栖霞市唐家泊镇的村民不曾想到,山坡上那一片片的石疙瘩竟成了旅游“香饽饽”。历时两年的地质勘查,由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承担的山东省栖霞市唐家泊镇旅游地质调查项目进入尾声,即将于6月正式提交项目报告。这意味着,烟台首个地质文化镇即将揭开面纱,地质服务助力烟台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

这里的地质演化时间超过泰山
唐家泊镇位于栖霞市东南部,牙山山脉横亘于此。玉兔祈福、雄狮献瑞、龟背石、石蛋、石臼等各种奇形怪状的山石分布其间。这里地质构造奇特,吸引了众多地质学者和探险爱好者前来探寻奥秘。
“唐家泊镇承载着比泰山更为悠久的地质记忆,经历了约29亿年的地质演化。在无数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如今奇特壮观的花岗岩地貌、构造形迹和岩石剖面。”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唐家泊镇旅游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原丽媛介绍。
具体来说,这里地处华北地台—胶辽隆起区—胶北隆起中部的南边缘与胶莱凹陷北缘的结合地带,独特的地质构造在此上演了一场跨越亿万年的地质奇观。唐家泊镇岩石出露齐全,出露了距今约29亿年至25亿年的太古宙TTG片麻岩以及约1.2亿年的中生代二长花岗岩,具有地质科研和科普价值。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浑然一体,是一座天然的地质文化博物馆。
摸清旅游地质资源家底
让地质资源赋能乡村旅游。2023年7月,栖霞市唐家泊镇旅游地质调查正式启动,成为烟台地区第一个特色地质小镇旅游调查项目。
原丽媛说,全国现有121个村镇获批地质文化村(镇),各地探索“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等模式,依托“地质+”做好乡村振兴文章。目前山东已经获批7个地质文化镇,主要分布在淄博、济南、泰安等地,在建的项目有4个,唐家泊镇是其中之一。
旅游地质调查具体怎么干?记者获悉,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首先与当地文化局、自然资源局、党史教育基地以及当地政府对接,广泛收集以往地质、遥感影像、地理信息、旅游规划、当地地质志、红色文化等资料,筛选出重要信息。其次,根据前期的资料,有目的性地开展了遥感解译、综合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调查等,实地摸清唐家泊镇的旅游资源家底。
建设烟台首个地质文化镇
伴随着旅游地质调查的推进,相关成果也逐步呈现出来。
在唐家泊镇25个典型的地质遗迹点,一块块科普标牌竖立起来,标注了地质遗迹所处的位置、类型、形成原因、演化史、科学意义等,让游客看到并看懂这里的地质奇观。
在唐家泊镇广场,一处地质科普长廊已建设起来,分为9个板块进行展览,通过最、奇、美、韧、饶、秀、厚、朴等词汇精准展示当地的地质资源特色。
“不仅线下有地质科普,线上也有体验项目。”原丽媛介绍。打开唐家泊地质文化科普网,走进唐家泊、地质遗迹、地学讲堂等9大板块内容逐一呈现,全面展示了当地独特的地质文化资源。点击VR全景,可以在网上一览唐家泊镇的地质全貌,给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感受;正在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将旅游资源进行数字化制作,打造地质宝库厅、自然风光厅、璀璨文明厅、精品标本厅、特色资源厅等7个展厅,通过地图按钮可快速找到想去的区域。
“让地质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未来我们的规划建议是,可通过多途径宣传推广、规划多条特色旅游路线、打造旅游特色产品、建设好当地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将唐家泊镇打造成一个覆盖地质研学、特色农产品、红色及民俗文化传承、原生态吃住行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原丽媛说。
YMG全媒体记者 侯召溪
通讯员 杨颖 郑嘉浩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