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制造业单项冠军 龙华21企入选增10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7:05:00    

深圳市龙华区,远处为大浪街道的龙胜片区。 南都拍客 易双宝 摄

深圳近日发布《关于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的通知》中,龙华区表现亮眼,21家企业成功入选,新增数量排名全市第三,同比增长10倍多。获得“市级单项冠军”称号的制造业企业,可获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此次龙华区入选企业的区域分布呈现独特格局,与商业“南旺北淡”的格局形成鲜明反差。大浪街道、观湖街道、民治街道表现突出,共16家企业入选,占比超过76%。对龙华区的街道来说,随着深圳产业发展战略重心向龙华区转移,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的机遇,龙华区各街道立足工业只是发展的基础,要面临着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契机,也不得不直面转型期的阵痛与诸多挑战,开拓新的发展赛道,充实经济发展矩阵,方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紧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时代机遇。

21家入选企业覆盖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的通知》。其中,龙华区21家企业成功入选,新增数量排名全市第三;加上第一批入选的2家,累计23家,总数量位列全市第四,同比增长近10倍。

此次龙华区入选的21家企业包括汉王友基、创想三维、爱图仕、格瑞普、量能科技、安保医疗、中科飞测科技、翰宇药业股份、捷顺科技、润天智数字设备、轴心自控技术、格林晟科技、汇北川科技、联得自动化设备、国药集团致君深圳、丰润达科技、欢创科技、国瓷永丰源、世宗自动化设备、微克科技、北芯生命科技股份,覆盖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用耗材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这些企业个个有绝活,在各自行业的“小领域”做出了“大文章”,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技术一流、效益良好。

截至目前,龙华区培育出众多优质企业:拥有国家、省、市级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10家、28家、23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8家(含外区迁入1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2家,同样位列全市第三;创新型中小企业2940家,排名全市第二,彰显出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与产业活力。

工业是龙华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服务业则是其主要支撑与重要引擎。今年龙华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本、制造业为主导,以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为主引擎,以“1+2+3”制造业体系与“3+3+2”服务业体系互促融合为主抓手,全力构建独具龙华特色与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更高维度上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制造业企业的蓬勃发展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入选企业区域分布与商业“南旺北淡”形成反差

值得关注的是,入选企业的区域分布呈现独特格局,与龙华区商业“南旺北淡”的传统印象形成鲜明反差。龙华区通过南北“双中心”战略布局,推动各街道差异化发展。大浪街道、观湖街道、民治街道表现突出,共16家企业入选,占比超过76%。其中,大浪街道有汉王友基、创想三维等6家企业;观湖街道涵盖国瓷永丰源、捷顺科技等6家企业;民治街道则有创想三维(注:与大浪街道创想三维同属一家)、汇北川科技等5家企业。

以观湖街道为例,作为龙华区北中心战略支点,尽管商业发展尚待完善,但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24年,观湖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53.6亿元,同比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8.6亿元,增速位居全区第一。这一成绩得益于大规模土地整备,两年累计整备连片产业用地121公顷,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观湖街道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医疗为三大主导产业,以新型储能、数字能源、低空经济为三大未来产业,园区建设成果显著。2024年,观湖街道四上企业达639家,拥有13家总部企业、11家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企业、63家四类百强企业;此外,还有245家专精特新企业、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543家国高企业,产业实力强劲。

大浪街道同样有6家企业上榜。这里不仅是闻名世界的大浪时尚小镇,承载着时尚产业发展重任,其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也不容小觑。2024年,大浪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9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区前列,累计培育上市企业总数位居全区第一。数字经济、时尚经济、低空经济成为大浪街道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三大“王牌”。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数量稳居全区首位,产业规模超过599亿元,增速达14.2%,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有着“宇宙中心”戏称的民治街道拥有4家区域级活力商圈,此次也有5家企业上榜,充分表明地处深圳都市核心区的民治在工业制造领域同样毫不懈怠。2024年,民治规上工业、社消零增长率排名全区第一,服务业营收占全区比重约50%。短短四年间,规上企业数量实现近三倍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是增长超十倍,发展势头迅猛。

观澜街道此次也有3家企业入选。作为七大重点产业片区之一,观澜街道被定位为观澜生态基地,在商业规划中被打造为特色商圈。在推进特色商业与生态建设的同时,观澜街道始终将工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专家说法

推动各街道实现差异化竞争与互补型合作

在龙华区南北“双中心”战略布局中,南部中心已初具规模,高楼林立、商圈繁华、配套完善,现代都市气息浓厚,未来将进一步高标准打造深圳中轴数字城;北部中心正深化规划设计,以鹭湖中心城为核心,全力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圳新一代中心区。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制造业大区,工业是龙华区发展的鲜明底色。六大街道以工业为根基,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有的街道形成一业独大的发展特色,有的街道则呈现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大浪街道凭借工业基础,在时尚产业领域崭露头角,商业发展也成绩斐然;观湖街道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核心动力;观澜街道则立足工业,依托丰富的文化历史生态资源,积极开拓文旅生态经济新赛道;龙华街道保持工业龙头地位的同时,正在打造全国级的超级商圈。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中轴枢纽和深圳都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华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新机遇。随着深圳产业发展战略重心向龙华区转移,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加速推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认为,龙华区各街道既面临着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契机,也不得不直面转型期的阵痛与诸多挑战。唯有立足深厚的工业发展基础,持续创新突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积极开拓新的发展赛道,方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崭露头角,紧跟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时代步伐。

在汪云兴看来,从区级政府的宏观战略层面来看,龙华区通过精心布局七大重点产业片区,实施南北“双中心”发展战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产业空间格局。为此,龙华区从更高维度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发展优势,积极推动各街道实现差异化竞争与互补型合作,全力打造以工业为根基、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张小玲